跳到主要內容

行政公告

行政公告

教育部因應疫情變化5月11日及5月12日通報

發佈單位:衛生組

發佈日期:2021-05-14

教育部通報「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配合實施師生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營業場域、大眾運輸等相關限制措施」(110年5月11日)附件一

依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10年5月11日新聞稿,因應社區傳播風險升高,為防範發生持續社區傳播,自即日起至110年6月8日(共4週),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請學校配合實施師生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營業場域、大眾運輸等相關限制措施如下:
一、 請學校提醒教職員工生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須依規定全程佩戴口罩,未遵守規定且勸導不聽者將會受罰。
二、 學校辦理集會活動需落實確保參與者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落實「實聯制」、體溫量測、消毒、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措施,否則應暫緩辦理。
三、 原則上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內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例如畢業典禮、校外教學等),但上述集會活動若能採固定座位且為梅花座、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得提報防疫計畫報請地方主管機關核准後實施。
四、 學校各類公共場域應維持社交距離或全程佩戴口罩/使用隔板,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
五、 學校應督導校園餐廳落實「用餐實聯制」、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並協助顧客量測體溫、手部消毒、公筷母匙等個人防護措施;非特定對象併桌共餐時,需維持適當區隔/使用隔板;無法落實前述措施者,建議教職員工生外帶用餐。
六、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應落實以下措施:
(一) 應督導午餐製作、供應符合相關衛生安全管理及防疫措施、環境定期清潔/消毒,從業人員佩戴口罩、勤洗手。
(二) 第二級疫情警戒未解除前,建議暫停學生外訂餐食或加強外訂餐食送餐人員實聯制等管理及防疫措施。
七、 請學校提醒教職員工生搭乘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時禁止飲食。
八、 學校針對100人以上大班授課,應立即改善環境或調整授課方式,採分班上課或遠距教學等防疫作為;針對通風不佳教室、室內場所等防疫風險較高之授課或活動,也需優先改善。
九、 本案如有疑問請洽以下窗口:
(一)高教司:邱淑貞小姐02-77366304/susan201907@mail.moe.gov.tw
(二)技職司:王孟禎小姐02-77366165/meng@mail.moe.gov.tw。
(三)國教署學務校安組:
林欣郁小姐04-37061357/e-3248@mail.k12ea.gov.tw;
胡文琳小姐04-37061351/e-3309@mail.k12ea.gov.tw 。

教育部通報「因應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升高,請各級學校配合辦理相關措施」(110年5月12日)附件二

一、進行校園體溫監測:
(一) 人員進入學校全面量測體溫,實施實聯制並佩戴口罩,於每日人員進入校園開放時間,安排人力進行體溫測量,俾監測高風險人員,在其進入校園前予以掌握。另建議大專校院於人員出入密集地點,如校園大門、出入頻繁之側門、停車場、行政大樓、教學大樓、圖書館、宿舍及餐廳等,規劃單一出入口並設置防疫站。
(二) 遇有發燒(耳溫≧38˚C/額溫≧37.5˚C)或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狀,須戴上口罩,並應予安置於單獨空間,直到離開校園。並請依指揮中心最新公告「具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之分類,並通報校安中心與健康中心/衛保組,以利追蹤與校園疫情掌控。
二、提升校園環境消毒頻率:
(一) 針對教室、廁所、宿舍、餐廳、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及學生交通車提升消毒頻率,另學校應定期針對學生經常接觸之物品表面(如門把、桌面、電燈開關、或其他公共區域)進行清潔消毒。
(二) 針對清潔與消毒人員應提供完善衛教訓練以及要求每日健康通報。
三、維持教室及各學習場域環境通風:
(一) 室內使用冷氣或中央空調之通風原則如下:
1. 教室門可關閉,應於教室四個角落之窗戶各開啟 5至 10 公分,以維持教室適度通風。
2. 如採用中央空調,空調出風口與迴風口的數量比例為 2 比1(等同排風量為迴風量(m3/s)的兩倍),保持正壓狀態以利與外界(戶外)氣體交換。
3. 如使用吊扇應設定為低速;如為搖頭扇,則應設定為定向且低速。
(二) 室內無空調之通風原則如下:
1. 教室可增設抽風扇(壁扇)與立扇,抽風扇設於窗戶上之氣窗、 立扇擺放於教室進入口。
2. 抽風扇主要功能為抽排氣,將室外的新鮮空氣由一側抽入教室內,再由另一側排出。
3. 使用壁扇時,壁扇正下方窗戶應關閉,以避免短流。
 
相關檔案
*教育部通報「請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配合實施師生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營業場域、大眾運輸等相關限制措施」.pdf
*教育部通報「因應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升高,請各級學校配合辦理相關措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