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漢他病毒,請落實防鼠三不措施 | 發佈單位:衛生組 |
發佈日期:2021-01-11 | |
漢他病毒症候群是由一種名為「漢他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屬於人畜共通的傳染性疾病,其病毒帶原以鼠類為主要寄主;因此,想要避免感染漢他病毒症候群,主要之道就是防範鼠患! 一、傳染方式 屬人畜共通傳染,人類吸入或接觸遭鼠糞、尿污染且帶有病毒飛揚之塵土、物體,或被帶有病毒的齧齒類動物咬傷。 二、潛伏期:「漢他病毒出血熱」的潛伏期一般是12~16天,但變化範圍在5~42天。「漢他病毒肺症候群」則未有確切定論,一般認為範圍在6天至數週之間,平均約2週。 三、疾病分類:屬第2類法定傳染病。 四、臨床症狀:漢他病毒感染後,依其引起的臨床症狀可分成兩類: (一)漢他病毒出血熱:發燒、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的三大臨床表徵,通常會突然出現發燒且持續3至8天、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出血症狀在第3至6天出現,嚴重可能會轉變成急性腎衰竭。 (二)漢他病毒肺症候群:早期症狀為發燒、疲倦和嚴重的肌肉痛,伴隨有頭痛、胃部不適等現象。通常在發病4至10天後才會開始出現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心臟及肺部不適症狀出現後,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衰竭與休克。 五、預防措施: (一)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家中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妥善處理,並清除家中老鼠可能躲藏的死角。 (二)清理鼠類排泄物時,請佩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並以稀釋漂白水(100cc漂白水+1公升清水)潑灑於可能被污染的環境,待消毒作用30分鐘後再清理。 (三)師生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可能相關之接觸史。 (四)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網站(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資料參考自
| |
相關檔案 | |
宣導海報.jpg | |
滅鼠宣導PPT.pdf |